制圖:李姿閱
中國國家總理李克強曾經表示,他通過用電量、新增貸款發放量以及鐵路貨運量三個指標,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進行分析和判斷。這些指標后來被稱為“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
今年一季度,我國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約9%。4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1%。而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7%,與預期目標相符。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一向被視為經濟風向標,如何解釋這兩個指標走弱,而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合理區間呢?
人民日報6月1日刊文指出,這種“背離”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一方面,產業結構在優化,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第二產業,用工業用電量等反應大工業時代全貌的典型指標來審視服務業占比已躍居第一的中國經濟,肯定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產業內部的結構也在優化,如今鐵路貨運量在總貨運量中的占比只有9.2%,已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中國物流市場的整體需求和發展趨勢。以下為全文:
前文回顧
5月25日,本版刊發“新視角看形勢”系列報道第一篇《速度放緩就是形勢不好嗎?》。
報道認為,單純的經濟增速不能反映一個經濟體發展的全貌,難以從中看出投入是多是少、環境是優是劣、物價是高是低、就業是好是壞等各種因素。因此,評價當前的經濟形勢,不能只盯著速度指標,更要看到速度之外的東西。如果不僅僅以速度看形勢,我們會清晰地看到,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穩定,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逐步深化,一些新的增長點破繭而出。這些都充分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社會大局穩定。
報道認為,這些變化也反映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些特征。而新常態是中國經濟進入更高層次發展階段后才能出現的狀態,是我們多年來追求的狀態,是“好常態”而非“壞常態”。
核心閱讀
本報北京5月31日電(記者陸婭楠、左婭)今年一季度,我國鐵路貨運量同比下降約9%。4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1%。而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7%,與預期目標相符。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一向被視為經濟風向標,如何解釋這兩個指標走弱,而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合理區間呢?
這種“背離”的深層次原因在于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一方面,產業結構在優化,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第二產業,用工業用電量等反應大工業時代全貌的典型指標來審視服務業占比已躍居第一的中國經濟,肯定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產業內部的結構也在優化,如今鐵路貨運量在總貨運量中的占比只有9.2%,已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中國物流市場的整體需求和發展趨勢。
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一些傳統微觀指標持續走弱,而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合理區間,這種“背離”的深層次原因是我國的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而這,正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特征,也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今年一季度,我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8.7億噸,同比下降約9%,運量回到5年前水平。4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1%,盡管降幅較今年2月份和3月份收窄,但仍在始于年初的下降通道中。
鐵路貨運量和工業用電量,一向被視為中國經濟風向標。如今這兩個傳統微觀指標持續走弱,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有失速風險?
指標走低怎么看
如果單以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一些傳統微觀指標判形勢,就會放大下行壓力
鐵路貨運量與工業用電量,曾被喻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由于我國經濟結構中,重化工業占比較高,對大宗物資運輸依賴較大,再加上我國工業企業多在東部,而能源與原材料多集中在西部,工業企業生產規模擴張時,也會帶動鐵路貨運量增加,因此運輸大宗物資的主動脈——鐵路的運量就成為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微觀指標。同樣的道理,由于我國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70%,自然也被視為能反映經濟活躍程度的微觀指標。
當前鐵路貨運量與工業用電量指標走弱,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國正經歷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制造業脫胎換骨過程中的一次大裂變,一定會有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落后產能肯定要被淘汰。”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說。
用電量的下滑更反映出傳統工業特別是高耗能產業的不景氣。一季度,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629億元,同比下降14.48%,主營業務虧損超過110億元;前4個月,全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6.5%,全社會煤炭庫存已持續40個月超過3億噸。
制造業是一國經濟的基礎,對于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指標所反映出來的工業遇到的困難,應當給予足夠重視和正確應對。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如果單以這些傳統微觀指標判形勢,就會放大下行壓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舉例說:“目前,六大高耗能工業增加值占整個工業增加值30%左右,但其用電量占全國工業用電量的60%以上。經濟增速下滑的時候,由于高耗能工業快速回落,造成用電量下滑幅度更大。”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經濟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社會大局穩定。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到7%,與預期目標相符,這在國際上也是較高的速度,且對應的經濟增量十分可觀。“今年如果能實現7%的增速,將帶來近五年來最多的經濟增量,高于2010年10.4%增速所帶來的經濟增量。”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說。
結構優化是主因
產業結構、二產內部結構優化,導致一些微觀指標與經濟形勢的相關性減弱
那么,如何解釋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持續走弱,而宏觀經濟依然處于合理區間呢?
——產業結構在優化。
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第二產業,標志著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里程碑式的變化。“除非經濟增長回到粗放時代,否則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傳統微觀指標與經濟形勢的相關性一定是減弱的”,范劍平說,用工業用電量等反映大工業時代全貌的典型指標來審視服務業占比已躍居第一的中國經濟,肯定是不全面的。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也認為,過去以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指標來研判經濟形勢,是因為制造業比重比較大,而這些指標往往難以全面反映我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產業內部的結構在優化。
比如,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不斷增加,航空運量也在不斷增加。今年一季度,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鐵路貨運量在總貨運量中的占比只有9.2%,已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中國物流市場的整體需求和發展趨勢。
再如,制造業轉型升級也導致部分傳統微觀指標的代表性降低。在第二產業內部,能耗較低的高新技術產業比重持續提高。此外,國家對六大高耗能產業也進行了技術改造。今年一季度,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5.6%。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工業用電量不能完全準確地分析經濟的活躍度。
事實上,一些轉型升級走在前面的地區,盡管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在下降,但經濟減速的壓力并不大,比如北京,第三產業比重已達75%,高科技產業占比也相對較高,盡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大幅下降,但經濟運行態勢仍然良好。相反,像東北等傳統產業比重過大的地區,用電量等傳統微觀指標就能有效反映出地區經濟減速壓力較大。
由此可見,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一些傳統微觀指標不再是衡量經濟形勢的“絕對權威”,其深層次原因是我國的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而這,正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特征,也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亮點。
更好反映新常態
應有更多反映質量和效益的指標,體現創新狀態和實際成效的指標
不久前,當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公布時,不少人注意到,國家統計局不僅發布了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和全國網上服務零售額,還發布了網上商品零售額中的吃、穿、用三大類商品的增長速度。從一年前首次推出“網絡銷售數據”,到如今進一步細化微觀數據,統計指標也開始緊緊擁抱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P2P、O2O……怎樣更好地用統計指標去反映新常態下不斷孕育成長的新業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確實是個新課題。”王一鳴說。
新常態下,要想更客觀全面地反映經濟形勢,就應有更豐富的微觀指標統計數據作支撐。
“移動互聯時代讓我們有了更多獲得經濟數據的渠道,而且這些‘大數據’更動態、更準確、更廉價。”范劍平說,現在統計部門都是主動調查數據,被調查對象的心理戒備可能會削弱數據的真實性,而實際經濟生活中自然留下的數據,如果被收集、分析、計算,往往能更真實地反映現實。比如非典時期,上海市曾用國際漫游的數據來推測全市有多少境外人員,這比入戶調查的效果要好。目前,國外不少調查公司已經開始大量運用大數據來反映現狀、預測未來。
新常態下,統計指標應當與時俱進,更加完善、充實。
不少專家建議,反映服務業發展的指標應與其在經濟總量中的地位相匹配。“現在我們每月有反映工業及其細分行業的生產、銷售、價格、庫存、利潤、投資等統計指標,但缺乏服務業的相關指標,在第三產業已占GDP半壁江山的今天,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潘建成說。
新常態下,轉方式、調結構被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也需要有更多反映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指標,以及體現創新狀態和實際成效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