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4 08:30:01 黃河新聞網
引言:“一帶一路”這一概念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秋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和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分別提出,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通過國家戰略平臺的建設形成東出西進格局。“一帶”是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則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在剛剛閉幕的山西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小鵬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對外開放。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擴大與相關地區的交流合作,加大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產業轉移力度,主動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和中原經濟區,加快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據報道, “一帶一路”國家規劃或將于近期出臺,方案將在交通互聯互通、經貿、產業等方面做指引,文化、旅游、貿易、金融、交通、基建等行業或首先受益。我國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重慶、四川、云南、廣西等西部9省區市將參與“一帶”;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等東部5省參與“一路”。身處中部的山西,雖然并未列入其中,但我們毗鄰絲綢之路的起點陜西,具有一定地域優勢,依然大有可為。
把握“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促進山西企業走出去
——山西省政協委員、山西省商務廳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處處長 王岫
“一帶一路”作為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屹立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契合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建議山西省要充分把握“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促進山西企業走出去。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需要打好三個發展基礎。一是政府需要多部門聯動,努力為企業創造機緣和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二是經貿交流部門應加大對外投資和對外貿易的便利化,盡可能的搭建便利的金融服務平臺,加強同金融機構的合作。三是對于文化旅游部門來說,“一帶一路”戰略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是國家的戰略性決策,體現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相應部門應該大打文化牌,通過產品深挖文化,凝聚各方智慧,增進沿線地區人民的友好往來。
山西企業想要走出去,必須要揚長避短,要對國際市場有最基本的了解,完成對企業自身的定位,增加信心,加強科技合作,解放過剩產能,從而更好的實現優勢產業走出去。
加快高鐵建設,提高山西南部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道能力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副所長 趙旭強 副研究員
雖然山西未列入“一帶一路”規劃,但是我們與列入規劃的河南和陜西毗鄰,與兩省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完全可以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副區域來參與和分享未來發展的機遇和成果。首先山西應該加快高鐵建設,提高山西南部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通道能力。大西高鐵通車打開了山西通往陜西、西部的南大門,運營一年來,其通道效益正在顯現。應該加快規劃建設太原到河南的高鐵,打開山西東南部對接中部地區的大門。其次,打造山西特色產業和品牌。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建立我省與中亞、西亞、地中海各國的陸上貿易往來和合作關系。第三,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在體制機制上對接區域合作和發展,主動承接東部地區轉移產業和吸引外來新興產業投資落地。
發揮地理、經濟、文化三個優勢,擔當“一帶一路”戰略先行軍
——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王毅 副教授
從地理上看。山西是中部內陸省份,加之境內多山,交通不便,相比沿海及沿邊省市,對外開放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這是制約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將推進中國與歐亞大陸其它國家之間的深度融合。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又緊鄰大西北,獨特的地理和文化優勢,使山西能夠有效及時地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東風,促進本省經濟社會轉型發展。
從經濟上看。一方面,山西能夠做好互聯互通的橋梁。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中國東部向西貫穿整個歐亞大陸,陜西關中平原是重要的連接點。山西緊鄰關中,是絲綢之路與整個華北、東北連接的橋梁。山西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建成真正的物流和服務大省。另一方面,山西可利用“一帶一路”契機,弘揚晉商匯通天下的傳統精神,積極走出去,融入全球價值鏈。
從文化上看。山西可以擔當“一帶一路”戰略先行軍。“一帶一路”戰略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于與中亞國家之間的文化認同。歷史上,山西地區與中亞各民族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當今時代,更應推動山西文化走出去,借助山西文化與中亞文化之間的天然的親切感,深化人文社會層面的認同,夯實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社會文化基礎。
通秦聯豫、承東啟西 未來山西任重道遠
長久以來,在國家層面的戰略格局劃分中,山西一直處于不東不西的尷尬位置。這既與山西地理位置的天然局限有關,也與山西的“新能源基地”自身定位有關。
在即將拉開大幕的“一帶一路”戰略中,山西如何占據有利地位,如何擺脫純粹的“能源基地”身份,如何發揮通秦聯豫、承東啟西作用,實現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之目標,交通便利、道路通暢就是重要的先決條件之一。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回首當年,山西第一條高速公路“太舊高速”的通車,對當時的山西而言意義也是非凡的。2014年大西鐵路的開通,及2015年初太焦高鐵的評審通過,只是山西打通外聯、對外開放、擁抱世界邁出的一小步,未來山西任重道遠。
后記:“不東不西,不是東西”,這是過去山西在國家戰略規劃中,既沒被劃進西部也沒有算成東部后無奈的自嘲。而2004提出的“中部崛起”戰略規劃,雖然將山西納入其中,但自國家出臺“中部崛起”戰略5年之后,各省紛紛調整自身定位,爭奪中部開發的“中心”地位。其中,武漢、長沙、合肥、南昌聯合提出“中三角”,鄭州牽手洛陽,組建“中原經濟圈”,只有太原,依然東西不靠,再度遭遇“單飛”。“中部崛起”戰略規劃目標為:爭取到2015年,中部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而現實狀況是,山西經濟下行壓力很大,距這一目標尚有較大距離。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即將出臺的“一帶一路”規劃,從地理空間上看,山西位置似乎并不占優。是該守株待兔?還是主動出擊?我們認為,山西必須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不等不靠、迎難而上,搶抓這一難得的戰略機遇,在“一帶一路”戰略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